江西南昌新溪桥东一路:智慧灯杆屏点亮城市治理新范式
项目采用模块化设计理念,整合物联网、5G 通信及 AI 算法,在全路段部署 86 套多功能
智慧灯杆屏系统。每杆集成六大核心功能模块:
-
智能照明系统:采用硅衬底 LED 芯片技术,对比传统高压钠灯节能率达 60%,并通过晶和科技城市智慧照明管理平台实现分时段调光,夜间人车流量低谷期自动降至 30% 亮度,年节省电费超 12 万元。
-
多媒体信息发布:配备 P3.91 高清 LED 屏(分辨率 1920×1080),支持远程分屏控制,可实时发布政务公告、交通诱导、气象预警等信息。试运营期间累计发布文明创建宣传 1.2 万条次,应急疏散指引响应时间缩短至 30 秒内。
-
环境感知网络:搭载温湿度、PM2.5、噪声传感器,数据通过 NB-IoT 网络实时回传至区城管指挥中心。2024 年汛期成功预警道路积水 3 次,联动市政部门实现精准处置。
-
安防监控体系:集成 400 万像素高清摄像头,结合人脸识别与车牌识别算法,接入公安天网系统,案发率同比下降 41%。同时配备一键报警装置,支持双向语音对讲,紧急响应时间缩短至 5 分钟。
-
5G 微基站部署:利用灯杆空间资源建设微型基站,实现全路段 5G 信号无缝覆盖,网络速率提升 3 倍,支撑智慧停车、AR 导航等创新应用。
-
能源管理模块:试点光伏 + 储能系统,单杆日均发电量达 1.5 度,可满足夜间基础照明需求,年减少碳排放超 3 吨。
项目采用 "政府主导 + 企业共建 + 社会参与" 的 PPP 模式,总投资 4200 万元,其中社会资本占比 65%。实施过程中突破三大难点:
-
多部门协同机制:建立由城管、交警、通信运营商组成的专项工作小组,统一协调管线迁移、设备接入等问题。通过数字孪生平台模拟施工场景,将工期压缩至 90 天,较传统模式缩短 40%。
-
数据融合共享:接入青云谱区 "城市大脑" 平台,整合公安、气象、交通等 8 个部门数据,构建城市治理数字孪生体。例如通过分析 LED 屏播放数据与商圈客流量的关联度,动态优化广告投放策略,年广告收益达 80 万元。
-
运维管理创新:引入区块链技术实现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,故障自动派单系统使维护效率提升 50%。同时建立市民反馈积分体系,累计收集优化建议 237 条,群众满意度达 98.6%。
下一步,青云谱区计划将该模式向洪都大道、广州路等主干道延伸,到 2025 年建成 50 公里智慧灯杆示范带,形成 "一杆多用、一网统管、一屏智控" 的城市治理新生态。正如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专家王晓光所言:"智慧灯杆屏不仅是物理空间的改造,更是通过数据要素重构城市治理逻辑的生动实践。" 这一创新范式正为中部地区城市更新提供智慧解决方案。